msn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Assistive Technology as a Self-Management Tool for Prompting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o Initiate and Complete Daily Tasks: A Literatur

這篇內容是對ㄧ些有關發展智力障礙學生輔具的論文做整理總結
其主要分成4個領域分析,由多到寡排列(聽覺與電腦系統數量相同)
(1)圖片:多張,影像
(2)聽覺:接收,輸出
(3)電腦系統
(4)觸覺
當然各領域還是相輔相成

內容大部分是有關獨立完成工作的研究,而針對各種輔助模式的方式不同效果也有明顯差異(例如聽覺,以對障礙者有權威性的人士聲音作提示,效果就有明顯提升)

文中有討論到主動提示,還有一些智慧化的任務編程,這方面我想就可以利用感測技術做切入,這部份系統對身分辨識的能力就需要很強。

還有提到對於任務的指示要盡量精簡,越簡單就越適合。

重複提示VS連續提示

對一連串小步驟串聯的任務是以重複提示的方式幫助確實完成每一個步驟或是連續提示的方式去提高效率,這可能需考慮使用者的情況或是嘗試以立即性的指示切入,看能否取得最大效益。


手動提取下一步VS間隔時間編程

這部份如果環境條件適合,以無線感測導入將是比較優秀的方案。(譬如麥當勞廚房清潔流程,需要先清理調理台,而螢幕除了當下工作教學畫面外也有下一個清潔位置的文字敘述,如果接下來是要清理冰箱,可是使用者跑去洗碗盤,當使用者要透過無線設備獲知教學畫面時,系統便指示他應該要去清理冰箱,直到他到清理冰箱的位置教學畫面才會出現)


這些文獻是單機版或無線網路版,還有,多少使用到感測技術?

本篇分析的文獻大都是屬於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我看到都是單機版的應用,也沒有什麼感測技術導入,主要就是分析各種領域、研究方式、輔具介入的項目後做一個方向總結。上面的內容是我提取他分析後的主要看法再加上一些我的想法。


ㄧ點感觸:以前總是認為適合身心障礙人士使用的輔具第一要務就應該是價格很低廉,但是排除了比較嚴重的情形之後,我發現他們的身份在經濟方面提供很大的補助,很多數的情形是他們不懂自己有哪些福利可以爭取,好像每年各層級縣市政府都有一筆經費可以供身心障礙人士申請購買輔具。而就我週遭所發現,很多身心障礙人士蠻願意付出不算便宜的代價購買看起來有用的輔具,而實際上對他們幫助很有限。所以現在我覺得開發輔具的方向應該以實用、好用、耐用為導向,價格因素可以放緩,除非是非常影響到開發過程之外。

1 則留言:

Yao Jen 提到...

這些文獻式單機版或無線網路版,還有,多少使用到感測技術。